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长,照护保险成为帮助行动不便人士维持日常生活的核心措施,中国人寿寿险在天津市的运作,为破解这一社会问题展示了可行路径,值得大家重视。
政策驱动长护险发展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尽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这已是长护险第五次出现在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人口老龄化加剧,长护险成为民众生活的必要保障。天津自2020年起开展长护险试点,到2023年已进入第二阶段,持续改进管理机构设置,设立了长护险的议事和决策流程。
国寿积极投身试点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是率先加入长期护理保险试验的商业保险公司之一,它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贡献力量。在天津市,该公司通过完善制度、创新服务等方式,探索出“保险与照护相结合”的发展模式。2024年,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支付长期护理保险费用总额将近1.3亿元,帮助近8000名重度失能者获得保障。
专业队伍建设保障
长护险制度关键在于提供帮助,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非常关键。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根据实际情况,组建了约70人的专业服务团队,里面拥有医疗、康复领域专业背景的人员超过30%。这个团队为长护险服务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人力保障。
日常管理管控到位
该公司把机构审核和失能评定作为核心任务和重要步骤,加强日常的监督和治理。要保证长期护理保险业务安全有序、标准规范、运转顺畅,给失能人士带来更优质的持续照料,让每一笔资金都得到恰当运用,维护失能人士的合法权利。
多样化照护服务模式
受传统思想和经济方面的考虑制约,国内许多上了年纪的人更愿意在家中养老,长护险为此提供了多种选择,天津市实施了长护险的亲情照护服务这一创新做法,为参保人员的家人提供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方面的培训,以此提高家庭护理人员的照护能力,确保失能老人能够在家里获得令人满意的照料。
全国保障布局拓展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自天津开始,就着眼于提升民众的健康保障水准。公司不断开拓各类健康险产品,并深度参与了多项相关计划,比如承担了80个长期护理保险项目的运作,以此助力国家应对人口老化的挑战。
长护险要普及到全国,可能会碰到哪些困难?欢迎大家留言讨论,也请多给文章点个赞,转发出去。
访问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